“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加快推进新时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专家创新大讲堂在京举行
聚焦前沿引领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2月19~20日,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加快推进新时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专家创新大讲堂在京举行。这是专家创新大讲堂2015年开办以来首次聚焦中医药主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汤涛,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秦怀金主持开幕式。
余艳红在致辞中表示,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部署了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点任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坚持开放包容,紧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充分展示中医药领域各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激发创新智慧,汇聚创新力量,促进学科交叉,着力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学术氛围,凝聚起共同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磅礴力量。
大讲堂聚焦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大问题、重大成果、重要进展、重大策略和重要举措,开展高端学术交流,展示学术研究进展与成果,旨在启发专家学者和青年人才对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战略性、前瞻性思考,助力取得更多原创性、突破性成果,推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分别作题为《中药资源创新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工程科学艺术添翼助力中医中药发展》《中医基础理论的重构与时代发展》的特邀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肖培根、石学敏、吴以岭、刘良、田金洲、肖伟等21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医药科技创新、中医医疗服务创新与体系建设、中医药经典传承与发展、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培养、中药质量提升与产业发展、中医药疫病防治等6个主题作专题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作了题为《中药资源创新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的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药资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中药资源创新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指导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形成规范化生产,实现中药资源有效保护机制和体系的形成均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开展中药资源创新及可持续利用研究。针对中药材供应短缺和品质下降的问题,开展中药资源普查、珍稀濒危常用中药资源五种保护模式研究、道地药材形成机理研究及应用和中药材生产立地条件与土壤微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四项重点任务,以摸清资源种类和分布、保护濒危短缺资源、提高中药材质量,在此过程中我们创新了分子生药学学科和中药资源生态学学科,最终战略目标是为了实现“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调查2702个县,实现全覆盖。凝聚了一批从事中药资源工作的人员队伍,形成了一批重要成果,包括:发展了中药资源学学科、发现了新物种、形成了新认识、开发了新技术、获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认可。
二、珍稀濒危常用中药资源五种保护模式研究:首创中药资源保护的五种类型,使保护工作更加明确有效;通过中药资源学与合成生物学的有效结合,以“有效成分”为目标的定向培育与合成生物学“不种而获”的协同发展,推动中药资源合成生物学研究,实现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其中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生产的KH617获中国和美国FDA临床批件。
三、道地药材形成机理研究及应用:道地药材研究是分子生药学中最具特色的领域。明确了道地药材形成的遗传及环境机理,提出了道地药材形成的模式理论,揭示了道地药材的逆境效应;为中药材年限鉴定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理论依据;组建道地药材品质保障与资源持续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0项,省部级一二等奖85项。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作特邀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以《工程科学艺术添翼助力中医中药发展》为题,提出将影像、组学、AI赋能中医药的思考作为主要切入点,介绍了中医诊断智能化、中药处方智能化,并以团队自主研发的“基于白睛眼象的亚健康及疾病辅助AI诊断系统”为例,介绍了如何通过“影像+AI”进行望目诊病实现中医诊断的智能化;以团队自主研发的“AI辅助的分子本草平台”在慢性心力衰竭中药创新方剂开发、抗COVID-19中药方剂免疫调节为例,介绍了如何通过“组学+AI”进行善方治病实现中药处方智能化。他指出,中医是健康中国的瑰宝,需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在继承、发扬的基础上,最终实现超越。
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作特邀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以《中医基础理论的重构与时代发展》为题,指出中医理论是历代医家在与疾病斗争过程中不断形成的知识体系,蕴藏着巨大的宝藏,具有重要的思想引领与临床实践价值。中医基础理论因其自然科学的属性,以及本身的发展规律,需要更好地重构与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面临中医主体思维削弱、理论与实践的分离滞后、重大理论创新不足、与现代研究融合不足四大问题,严重阻碍中医学的发展。同时,中医学面临着多学科交叉融合、科学环境语境变化、疾病谱变化的时代背景,更加需要加快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重构。理论重构是中医药发展的必然进程,可通过保持主体思路,以复杂科学思维作为指导思想,理论的创新和延伸,诠释与转型,进行理论解读等方法,实现理论重构,适应时代步伐,促进中医药重大理论的创新与转化运用,不断开辟中医的新理论、新境界。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作特邀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良以《中药新药开发的潜力与战略思考》为题,指出中医药是创制原创药物的重要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世界上许多重磅药物均源于开发中医药,如青蒿素、达菲、芬戈莫德等。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开发源于中医药的创新药物,站稳中医药创新科技及其产业高地,同时防范中医药原创理论及其临床诊疗体系的开发价值被流失的风险。当代前沿生物技术(BT)+人工智能等信息科技(IT)等融合创新技术体系,特别适合于阐释中医药防病治病的复杂原理,创制复方新药、单体化合物新药、组分药物、复合成分新型药物等,值得高度重视。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良作专题报告
国医大师翁维良以《新时代名老中医传承的创新发展》为题,针对如何增强传承创新能力这一关乎中医药发展的重要问题,从传承内容及方法两方面展开授课内容。提出应以体现名老中医诊疗经验的优势病例为切入点,重点关注难治病诊疗思路的传承,应以长时医案为抓手,总结整理第一手病历资料,为多角度传承提供丰富的原始资料支撑。在传承方法方面,提出多轮驱动助力传承创新,在充分做好原始资料积累的基础上,多学科交叉,通过疗效分析、处方挖掘、疗程探索、获益人群挖掘及机制探索等手段,临床与科研紧密结合,多学科融合创新推进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国医大师翁维良作专题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名中医吴以岭以《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为题,介绍了中医基础理论创新指导临床疗效提高和新药研发的实践成果。脉络学说是传承创新中医血脉理论而构建的指导微血管病变性重大疾病防治的新理论,属于中医药学术研究的原创成果。以脉络学说核心内容营卫理论为指导的研究揭示了通络保护微血管是治疗心脑(糖)肾临床重大疾病共性机制,保护微血管EC是解决微血管病变难题的核心机制,取得了中医药治疗微血管病变重大突破。脉络学说指导研制的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解决了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梗无再流、室早伴心功能不全、窦缓伴早搏及慢性心衰临床难题。研究创立的“五位一体”中药学术创新与转化新模式产生重大原创成果,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做出了示范。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名中医吴以岭作专题报告
岐黄学者朱立国以《骨伤科优势专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为题,提出骨伤科是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最能体现中西医并重的专科之一。首先从骨伤科历史沿革及特色优势进行了全面论述;其次,面对骨伤专科优势疗法发展的瓶颈问题,结合自身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思考与实践,从旋提手法新技术、智能传承新模式、综合治疗新方法三个方面系统阐述如何彰显专科特色,引领及推动骨伤科行业高质量发展;最后,以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伤专科建设为例,从专科概况、最新成果、专科辐射能力等全方位展示品牌建设影响力。
岐黄学者朱立国作专题报告
岐黄学者方祝元以《一图读懂公立中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要义》为题,围绕“公立中医院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以江苏省中医院为例,从医院的人才、服务、气质、规划四个方面展开。医院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工作应增加人才总量、提升人才质量、释放人才能量;医院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提供优质医疗资源、服务人民群众的工作宗旨,强调中医药为本、中西医结合;医院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效率为先、效益为先、效能为先,把文化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不竭动力;医院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岐黄学者方祝元作专题报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为民教授以《临床转化创新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为题,指出医学科技创新是公立医院建设的重要内涵。为高质量推动科技创新,提出以下六大方略:(1)凝练方向:瞄准改善临床诊疗效果的前沿技术及科技创新;(2)组建团队:构建优质的临床与科研人才团队;(3)搭建平台:建立前沿临床与科研创新平台;(4)争取项目:积极申报国家及横向课题;(5)建立机制:制定导向高质量医疗临床科研和成果转化的考核激励机制(6)产出成果:孵化高水平科研成果。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为民教授作专题报告
广东省中医院吕玉波研究员以《以医院文化建设促进医院持续发展》为题,提出医院文化在医院发展中具有指引力、凝聚力和提升力。以广东省中医院数十年文化建设为案例,从构建医院文化体系,到传播理念、价值观落地,使员工对医院的文化理念从知晓到接受,并且成为自己的行为习惯,从而医院也从文化建设进入了文化管理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特别强调干部文化决定医院文化,要管理好医院领导首先要管理好自己,领导要服务好群众,要在管理行为中始终遵循医院文化理念的原则。
广东省中医院吕玉波研究员作专题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岐黄学者田金洲以《中西融合,打造中国式高质量医疗服务》为题,提出中西医学优势互补对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具有现实意义,也更能体现中西并重政策方针的优势。如何发挥中医药优势推动医疗高质量发展,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融合研究要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为目标;(2)诊疗技术要以赶超世界上先进水平为标准;(3)效应解读要以符合既定的科学原理为依据。报告以阿尔茨海默病中西协同诊治研究为例,对以上三方面内容进行具体阐述,也为其他慢性病中西协同方案研究提供借鉴。
中国工程院院士、岐黄学者田金洲作专题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以《从中风病谈手法量学研究》为题,介绍了“醒脑开窍针刺法”。1972年,针对中风的基本病机为瘀血、肝风、痰浊等病理因素,蒙蔽脑窍导致 “窍闭神匿,神不导气” 提出“醒脑开窍针刺法”这一治疗法则和针刺疗法。带领团队在大量的临床实践基础上,提出从脑论治中风,以取阴经及督脉经穴为主的治疗体系,并在针刺手法上制定了明确的量学规范,创立了“醒脑开窍”针法的理论和技术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作专题报告
国医大师孙光荣以《探究中医理论现代科学内涵的关键》为题,集中而深刻地揭示了关于探究中医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应把握的四个关键:一是应具有四个认知:中医学的本质、与西医学的异同、特色优势与发展规律、理论体系发展面临的瓶颈;二是应满足四个要求:自主发展、激浊扬清、取精用弘、革故鼎新、融合创新的需求;三是应坚持四个原则:符合时代发展主题的方向,契合医疗实践的目标,促进高层人才培养的要求,坚定中医文化自信的根基;四是应把握四个路径:通过循证实现中医理论客观化,通过信息实现中医理论精准化,通过技术实现中医理论科技化,通过返璞归真实现中医理论人文化。
国医大师孙光荣作专题报告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沈远东研究员以《中医药标准化现状与瞻望》为题,从标准化的核心理念与定义出发,阐述了中医药标准化的发展背景与现状,总结归纳了中医药标准化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同时分享了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取得的成就,并对中医药未来的标准化发展战略提出了思路与建议,沈教授的演讲生动精辟地展现了标准化引领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沈远东研究员作专题报告
岐黄学者徐安龙作了题为《面向新时代:培养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专题报告。北京中医药大学坚持改革创新,率先开展九年制中西医结合教育(华佗班)。报告介绍了创新管理机制成立“岐黄学院”、重构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开展课程整合及评价改革、强化师承及创新能力培养、创建中西医结合规培方案等方面的全新举措及经验,为实现“培养少而精、高层次、高水平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做出了示范。
岐黄学者徐安龙作专题报告
岐黄学者季光以《守正创新,开放融合: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为题,指出上海中医药大学坚守“一体两翼”人才培养目标,以“守正、创新、开放、融合”为关键着力点,不断优化多学科融合、高水平创新、全方位协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厚植富有中医药特色和“新医科”特质的人才培养土壤,践行以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人才基础的办学使命。
岐黄学者季光作专题报告
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高树中以《以思维促能力,以传承促发展—基于书院制的中医师承卓越人才培养》为题,指出山东中医药大学秉持“以思维促能力,以传承促发展”的传承培养理念,基于传承培养理念,对中医人才培养进行了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设计,创建中医人才传承培养体系,构建了“始于文化,启于经典,贯于思维,成于临床”的中医传承培养路径。并以“扁鹊书院”为例分享卓越中医人才培养的做法及体会。
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高树中作专题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肖培根以《药用植物亲缘学理论创新与应用实践》为题,介绍了在特殊时代背景下和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创新性提出了药用植物亲缘学,形成了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功效活性之间具有密切相关性的新理论体系。历经近70年的不断探索和深入研究,取得了理论、方法、知识和应用等多方面的科技创新和应用成果,为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新药源的发现提供了具有我国原创的、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研究模式,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融合多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新技术,实现从药用植物亲缘学到药用基因组亲缘学的范式转换,为指导中药及药用植物的资源利用、设计及开发中药新药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持,促进了中药资源学科的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肖培根作专题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岐黄学者肖伟以《先进制造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题,指出“促进中药质量提升”“全面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是国家中医药发展重大战略任务之一,国家系列重大政策的出台推动中药行业不断发展,但也亟需提升中医药科学内涵和品质,实现中成药制造业转型升级。肖伟院士团队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以功效分群为核心的中药系统解码理论,明确了代表功效的成分群和整合作用机制,并创新建立了中成药生产全过程动态整体质控体系,率先构建了中成药智能制造技术体系并产业化,示范解决了制药工业质量追溯、智能监管和提增效三大难题。未来将继续推动智能感知和信息集成、全局建模和工艺优化、工艺仿真和连续制造等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岐黄学者肖伟作专题报告
杨洪军研究员以《科技创新驱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题,指出随着中药新药注册新分类的推出,强调临床价值导向、中药二次开发及经典传承,为中成药研发与科技创新指明方向。“医-研-企”协同是科技创新驱动中成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作为科研机构重点破解瓶颈技术问题,为此,介绍了两项创新技术在中成药复杂作用解析中的应用。一是基于通路指纹大数据的中药有效成分群辨识技术。针对中药多靶标、多通路协同的特点,优化应用社交网络的异质网络分析方法,重点从通路协同角度,发现中药方剂功能成分群(通路协同的成分群),为药效物质辨识提供了工具。二是基于网络稳健性大数据的中药方剂临床定位技术。通过多靶标对于疾病复杂网络的扰动,从整体定量评价中药对疾病和病理环节的干预作用,预测其主要药理环节及临床定位,为新适应症发现提供了新策略。
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杨洪军研究员作专题报告
岐黄学者郭兰萍以《中药资源调查保护与生产——中药材生态种植及规范化种植(GAP)》为题,指出盲目模仿作物农业栽培模式是造成中药材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团队践行“不向农田抢地,不与草虫为敌,不惧山高林密,不负山青水绿”中药生态农业宣言,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中药生态农业的研究与实践,提出基于“天地人药合一”和“逆境效应”的中药“拟境栽培”理论,系统总结提出了中药材生态种植的三大核心策略和四大核心机理;出版国内首部系统阐述中药生态农业理论与实践的学术专著《中药生态农业》,研制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规范团体标准120套,线上线下培训人员超过450万人次,累计推广示范面积达到200万余亩,对保障中药材质量和安全,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岐黄学者郭兰萍作专题报告
国医大师晁恩祥以《结合现代疫病论中医经典的传承与发展》为题,介绍了中医药在新冠疫情中的作用、疫病袭肺闭肺伤肺规律及新冠肺炎特点、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中医药在新冠疫情中的作用。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中医药不仅有效缓解了早期疫情集中暴发、医疗资源不足的压力,而且在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疫病袭肺闭肺伤肺规律及新冠肺炎特点。此次新冠肺炎可分为疫毒袭肺、闭肺、伤肺等几个阶段。治疗要注重三因制宜,联系临床实际,中西医并重,中医全程均可参与,尤其在恢复期中医药具有独特作用。三是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做好中医药的传承创新,需要注重辨证论治、中西医并重、个人的学习与努力。
国医大师晁恩祥作专题报告
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张忠德以《中医药治疗新冠病毒感染重症实践》为题,提出中西医融合方案救治重症新冠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在治疗重症新冠时,中医以宣肺化湿解毒、通腑清热、扶正祛邪为核心,以“三方三药”为基础,根据临床病机的偏重,变化治疗。张教授强调,年龄及基础病是新冠肺炎患者迅速转为危重症甚至死亡重要危险因素。针对老年人及有基础病的患者,要“早期扶正、全程扶正”,辨证属“阳气虚衰,疫毒侵肺证”者,推荐使用扶正解毒方。针对重型、危重型病例常见症状,如发热,便秘,腹泻,胸闷气喘,机械通气、休克、心功能不全等病症,中医药也有很好的办法。最后,张教授以湖北武汉、河北邢台、广东广州、云南瑞丽及本轮奥密克戎的重症病例救治为例,详细介绍了“三药三方”及“扶正解毒”思想在重症救治中的应用情况。
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张忠德作专题报告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齐文升主任医师以《新冠病毒感染的中医认识》为题,从病名、病因、发病、治疗、康复、预防六个角度阐述了对新冠病毒感染的中医认识。根据临床的不同,新冠病毒感染属中医“天行病”、“湿疫”、“感冒”范畴,新冠病毒感染轻、中型为风毒感冒,典型新冠肺炎则称之为疫病、天行病、瘟疫。病因是“毒”,基本属性为“湿”,但属性有偏颇,随自然气候、地域条件及患病个体体质特点不同,可表现出类似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不同属性。发病形式有新感、有伏邪。治疗以解毒为主,“毒” 绝不仅火毒、热毒、温毒,故而解毒之法绝非清热解毒一途。感染后症状要分清“遗证”、“复证”,结合病变部位、病变性质辨证认识。预防以调和阴阳为要旨,阴阳平衡就是“正气存内”,切忌一味地补虚扶正或清热祛火。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齐文升主任医师作专题报告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同志,部分院士、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代表,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中药企业负责同志,岐黄学者、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青年岐黄学者、创新骨干人才、西学中骨干人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及继承人以及博士后等专家人才代表,共4万余人通过现场和云端分会场参加。
来源:中医科学院小喇叭
作者:教育管理处
编辑/排版:张蕾
审核:赵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