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省中医药学会皮肤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在黄石市顺利召开
“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世切记牢”。2025年4月25-26日,由湖北省中医药学会主办、湖北省中医药学会皮肤专业委员会、黄石市中医医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承办的2025年湖北省中医药学会皮肤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中医药诊疗皮肤病新进展学习班在湖北省黄石市顺利召开。会议特邀全国及省内多名专家针对皮肤病新进展、临床诊断思路、中医药理论应用及难治性皮肤病临床治疗经验等内容展开深度研讨与交流,兼具学术高度与实践价值,打造了一场学术精粹的饕餮盛宴。

4月26日上午8时30分,2025年湖北省中医药学会皮肤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正式拉开帷幕。黄石市卫健委党组张素兰副主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李清安副会长、广东省中医皮肤病研究所所长陈达灿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段逸群教授、湖北省中医药学会皮肤专委会主任委员曾宪玉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王畅教授、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皮肤病理科主任刘业强教授、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皮肤与美容分会副主任委员曾碧君教授、湖北省中医药学会皮肤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王玮蓁教授、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办公室主任刘俊峰、黄石市卫健委中医科丰平科长、黄石市中医医院黄强院长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黄石市中医医院贾华魁教授主持。黄强院长、曾宪玉主任、张素兰副主任、李清安副会长分别发表致辞,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专家、同道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同时回顾既往,肯定了皮肤专委会过去的工作成果,并展望未来,共绘皮肤学科发展云锦,对皮科未来的发展寄予殷切的希望。
4月25日下午,黄石市中医医院的贾华魁教授给大家带来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体会》,基于银屑病治疗的临床需求与现存困境,提出中西医协同诊疗的必要性,设计中西医结合个性化治疗方案,并深度剖析中西医诊疗实践中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方案。襄阳市中心医院的王润和教授通过临床病案为切入点,对《白癜风精准分型的意义及大面积白癜风的治疗》做出了深入探讨,认为探讨白癜风分型是有意思、有意义、有价值的,可进一步掌握白癜风发生发展的规律,为制定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武汉市中医医院的蔡翔教授在《温经汤在皮肤科的运用》授课中认为温经汤不仅可以用在妇科疾病“调冲任”,也可异病同治“治皮肤”,为慢性皮肤病提供中医药治疗新思路。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陈娟教授带来的《柴胡桂枝汤在皮肤科应用中心理分析分享》从情志异常对于皮肤病的影响着手,在此基础上结合仝小林院士三表学说系统总结了柴胡桂枝汤的症状表现及其皮疹特点,灵活展示了柴胡桂枝汤在皮肤科中的应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陈辉教授以《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为题,系统介绍抗肿瘤药物分类,及其易引发皮肤相关不良反应的特点与影响,并强调预防与干预的重要性。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曾宪玉教授分享了《审证求因-探讨T细胞炎症性皮肤病的病因病机》,引经据典,审证求因,探讨时代背景对于炎症性皮肤病病因的影响,并认为痰湿为本,皮疹为标,脾胃内伤,痰湿内蕴或许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临床可据津液代谢异常的环节结合皮疹特点施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缪泽群教授分享的《脱发中西医论治探析》,参考近年来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系统梳理了脱发及脂溢性皮炎的分类及相关中医分型论治,阐述各病症的发病机制、症状、中医辨证及治疗方法,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全面的参考。南漳县中医医院的张俊教授通过分享《皮肤病的表象与意象》,结合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实例,指出皮肤科依形态学诊断疾病,从表象追问到意象是诊疗关键,生动讲解了皮肤病的表象与意象,为皮肤病诊疗提供新思路。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曾碧君教授带来的《中医药膳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根据皮肤疾病的辨证分型施以相对应的日常药膳,贯彻疾病“养在平时”理念,在“健康中国”的背景下,要充分发挥中医药膳独特优势与魅力,不断开发不同剂型的新产品,促进中医药在美容领域等健康服务业中的蓬勃发展;以崭新的生命力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

授课嘉宾

主持人风采
4月25日晚上,湖北省中医药学会皮肤专业委员会如期召开了全委会,会议由专委会秘书张伟明主持,进行了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擘画中医药事业产业协同发展新蓝图的党建学习。专委会秘书冯小兰汇报了2024年湖北省中医药学会皮肤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规划。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办公室主任刘俊峰对皮肤专委会过去一年所做出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及高度的评价,同时对湖北省中医药学会目前开展的工作及成果进行了分享,最后对皮肤专委会的建设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给予了指导建议。现任皮肤专委会主任委员曾宪玉教授结合全国目前中医皮肤科发展的现状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对分会发展的相关指导意见分享了个人的体会,并畅谈了皮肤专委会的建设及规划。参会的委员也纷纷积极发言讨论,为专委会的发展献言献策。最后皮肤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王玮蓁教授高度肯定了皮肤专委会的工作,希望皮肤专委会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省内中医皮肤科事业的发展。

党建学习
4月26日上午学术会议特邀广东省中医院陈达灿教授给大家带来《生物制剂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困惑及中医应对策略》,直面生物制剂在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治疗中的临床瓶颈,阐述了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需求,并分享了中医辨证用药、放血疗法、平衡罐疗法、雷火灸等中医特色疗法在临床治疗中的优势。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刘业强教授精选极具代表性的临床案例,在幽默的语言中给我们带来了《皮肤科常见误诊病例分析》,总结解析临床常见皮肤病的诊断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之道,为提高诊断疑难皮肤病的正确率提供新思路。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畅教授分享的《除湿止痒软膏在特异性皮炎治疗中的应用》,基于特应性皮炎治疗中抗炎、止痒的要点,阐述了除湿止痒软膏在治疗中的作用通路及优势。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曾宪玉教授分享的《乌蛇止痒丸在荨麻疹中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通过介绍乌蛇止痒丸的组成、药理机制及临床治疗有效数据,肯定了乌蛇止痒丸在荨麻疹中缓症状,减复发的治疗作用。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周小勇教授以痤疮的四大发病机制为切入点,通过《理肤泉EFFCLAR DUO+M多重功效,直击痤疮源头》的分享强调功效性护肤品在痤疮综合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包括辅助治疗、减少复发及修复皮肤屏障,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解决方案。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冯丹教授根据影响带状疱疹患者生活质量的神经痛为切入点,分享了《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神经调控治疗》,强调“尽早、足量、足疗程、联合”的治疗理念,重点推荐介绍了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武汉陶然皮肤专科门诊王玮蓁教授带来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敏感性皮肤》基于目前敏感性皮肤的临床现状,析病因,抓症结,治病求本,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为趋势,西医治疗配合中药内服加外治,为治疗敏感性皮肤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张伟明教授以《炎症性皮肤病诊疗进展》为题,介绍了湿疹、银屑病、斑秃、特应性皮炎、白癜风等炎症性皮肤病的临床现状及研究进展,总结出HMGB1是导致炎症性皮肤病的重要因子,通过应用拮抗HMGB1药物——复方甘草酸苷为治疗炎症性皮肤病提供新思路。

授课嘉宾

主持人风采
4月26日下午2点,“第三届青年医师经典科普专场”也如约而至,本次专场由来自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陈娟教授担任主持人,同时邀请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孙占学教授、湖北省中医药学会皮肤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王玮蓁教授、现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宪玉教授、南漳县中医医院的张俊教授、武汉市第八医院的王晓霞教授、湖北省中医医院的石全教授、武汉市中医医院的徐爱琴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陈辉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缪泽群教授、十堰市中医院的孟亚东教授、荆州市荆州区皮肤防治院的万军教授、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周小勇教授、张伟明教授、武汉市第五医院的张万义教授、武汉市武昌医院的刘雪梅教授、黄石市中心医院的陈用军教授、黄石市中医医院的贾华魁教授进行现场点评。来自湖北省11家医院的参赛选手们以情景剧、舞台剧、小品、相声等表演形式,生动形象地演绎了中医经典在现代皮肤疾病中的临床运用。湖北省中医药学会皮肤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王玮蓁教授对本次活动的举办给予了高度的赞赏及肯定,通过情景演绎等创新形式构建起古籍文献与临床实践的对话桥梁,展现了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助于中医传统经典的宣传和推广。

“驹光倏逝承岐黄,盈车嘉穗满庭芳”,精彩的学术盛宴圆满落幕,本次年会吸引逾200名专家学者共襄盛会,通过16场专题报告和11场中医经典表演,充分彰显中医药在皮肤科领域的独特优势,为中西医协同诊疗皮肤顽疾开辟创新路径。大会不仅搭建起皮科交流探讨学术高地,更通过青年医师演绎经典的形式,为荆楚大地中医皮肤科守正创新注入新动能,推进湖北省中西医结合皮肤诊疗体系的构建。
编辑:梁彩怡、徐耀宇
审核:冯小兰、张伟明